確定注漿加固范圍和方案
由于建筑物沉降部位主要為垃圾填埋溝,土體孔隙率大,為避免土體加固過程中注漿漿液不擴散,注漿前須對注漿范圍進行封閉處理,為此采用在基礎外側注入雙液漿封閉,內側注水泥漿固化土體的 方案。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病房四區北側開挖一個工作坑,通過調整角度,注漿可全覆蓋病房四區和南側醫護區;在病房六區南側開挖一個工作坑,通過調整角度,注漿可全覆蓋病房六區和北側醫護區。內庭院則采取垂直鉆孔注漿,對垃圾掩埋坑中心范圍進行加固(圖1)。加固區(原坑位置)位置如圖2所示。
(a)
(b)
圖1?豎向阻滲注漿孔布置示意
(a)平面;(b)剖面
四至六病區西側,含中間室外地面及醫護區,勘測顯示坑底標高–6.300?m;八病區中部,含北側室外地面,勘測顯示坑底標高–4.200?m。結合現場沉降范圍、開挖探坑后揭露出的坑邊狀態及注漿管貫入阻力綜合判斷填土坑的范圍。
加固后續工作包括對加固區域及其他區域進行持續沉降觀測,由第三方對場區內房屋、室外地面、道路、管線密集部位沉降進行監測,并對整個場區進行勘察和評估。待確認加固區域沉降穩定后,將發生變形的集裝箱病房復位,確保不影響正常使用。
對鋼墊板與箱房鋼柱底部點焊固定,并用灌漿料整體封閉,以避免銹蝕;對條形基礎梁與地面間的縫隙用灌漿料封堵。請監理單位組織總承包單位和設計單位檢查沉降區集裝箱病房構件復位后的狀況,并對整體結構進行全面排查。
經巡查發現,部分集中管道(設備管線、電氣管線)穿破水穩層形成的地面下空洞未進行回填,應在雨季前完成回填,避免水土流失引發安全 事故。
注漿量確定
由于本工程為搶險工程,時間緊迫,注漿量無法通過現場注漿試驗確定,結合地基處理規程,采用總處理體積乘以孔隙率,再乘以經驗系數方法 估算。
(1)四病區總處理體積約567?m3,根據勘察報告估算孔隙率n為0.4,估算理論漿液用量V為 136?m3。 (2)六病區總處理體積約810?m3,根據勘察報告估算孔隙率n為0.4,估算理論漿液用量V為194.4?m3 (3)四六病區連廊總處理體積約347?m3,根據勘察報告估算孔隙率n為0.4,估算理論漿液用量V為83.3?m3。
注漿方法
根據注漿擴散半徑計算,孔距一般為0.5~1.5?m,本工程按間距1.0?m布孔,孔位按梅花形布置,實施時可遵循布孔原則合理布置注漿孔位。加固區域注漿順序為從外圍到中心。 漿液配合比為水灰比0.6~0.8(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不同深度地層條件及時調整),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注漿提升速度為每5~30?s提升20~40?cm。注漿壓力控制在0.3~1.0?MPa(根據現場情況、不同深度和不同地層及時調整)。注漿加固區域沉降穩定標準為0.1?mm/d或與加固區。病區指定觀測點沉降 速率一致。
注漿工藝流程為:測量放線定位→孔位確定→鉆機就位→鉆孔至設計深度→注漿→提升(沖洗管路)→移位,重復上述流程。
注漿壓力可根據注漿管埋深及周邊環境加以調整,或根據現場試驗確定,注漿量通過現場注漿試驗確定。采用跳孔間隔注漿,地下水流速較大時,應從地下水流動的上游一端開始注漿,采用調整注漿孔角度、短孔與長孔相結合等方式消除注漿盲區。
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藝,不得采用水鉆等易造成基礎下水土流失的工藝,必要時可采用打入式鋼管作注漿管。宜采用多次注漿施工工藝,以確保質量。 工作坑位置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須滿足注漿作業面及自身穩定性等要求。注意觀察地表冒漿及地下管線情況,避免因漿液充填影響地下管線的使用與維修。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安全和防護工作。
施工情況
實際注漿量
病區北側3個豎孔注漿27.2?m3、北側6個斜孔注漿50.75?m3、南側4個斜孔注漿20?m3;六病區北側7個豎孔注漿56.7?m3、南側6個豎孔注漿52.6?m3、北側13個斜孔注漿92.73?m3、南側5個斜孔注漿36.15?m3;四六區連廊14個豎孔注漿129.6?m3、10個斜孔注漿54.75?m3。 總注漿量為520.48?m3,水泥用量463?t。其中較大注漿量的孔號為斜93-30o(注漿14.1?m3)、斜64o~30o(注漿14.5?m3)、豎18(注漿10.3?m3)、豎19(注漿10.1?m3)。
沉降監測數據
根據監測數據,在前期施工過程中大部分監測點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隨著后期注漿孔增加,大部分監測點均有抬升。3處基礎沉降與下部原有的填土坑有關,在場地平整時未能對填土坑內的雜物進行有效清理及換填,新回填土在自重固結(主因)及后期加荷、地表水入滲、管道滲漏等因素影響下發生了地基土沉陷。對比建議結合設計要求,對填土坑范圍(涉及建筑物、地下管線和管溝等區域)進行加固處理。
廣西金固建筑科技有限責任加固公司責任編輯:http://www.clubsoccerconnect.com/